他是本届住粤全国政协委员中唯一的农业界别委员,曾赴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等地科技扶贫,也曾在粤东粤西粤北的田间地头深入调研,为我国“三农”发展建言献策。连任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的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刘昕,仅从2018年到2022年,就已向全国政协提交了36件提案,其中多数围绕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等展开。
“自从2008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以来,我每年努力提交有分量、可操作、能落地的提案和建议。”刘昕是名副其实的“高产”委员,2021年,他递交的10件提案,绝大多数都获得了相关部门的答复。他牵头提交的《关于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提升农业综合经济收益的提案》获得了全国政协2020年度“好提案”的荣誉。
助推农业绿色发展转型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履行职责建言资政,这是刘昕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他多年践行的理念。一份份提案背后,是他常年奔赴一线的深入调研。
这些年来,刘昕长期深入各地农村了解农情,结下深厚的“三农”情结,围绕农业绿色发展提质增效,他提出多件提案并取得积极成效。刘昕提出,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转型的根本在于科技进步,要依靠科技手段才能真正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致富。
多年来,刘昕注重将科学研究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转型紧密对接,在奉献与担当中实现自身价值。近年来,刘昕团队破解秸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解聚密码,无污染低成本拆解秸秆获得丰富的五碳糖六碳糖作为“氢健康”原料的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率先提出“氢健康”显著提高肉质品质及肉香味的动物肠道高效产氢调控机制养殖新模式,以及提出“氢农业”加速秸秆回田快速降解转化促进土壤固碳提升有机质含量的绿色种植优质农产品新模式,该成果对助推农业绿色发展转型升级生产高值优质农产品,以及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年来,他始终坚持提“有含金量”的提案,牢牢把握“准、深、精”的标准,提出了许多务实又极具可操作性的提案。比如2021年,他递交了“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标准体系建设的提案”,为了确保提案的准确性和可行性,他就建立健全土壤钝化、土壤调理等产品风险评估方法、农用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标准体系建设等专业问题,专门找到了国内土壤研究的知名专家、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的负责同志反复请教,还向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请教农用地土壤污染现行的管控措施等。
此外,他还为了“关于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监管机制,提升农业综合经济效益的提案”多次赴山东、杭州、北京、天津等地展开深入调研,该提案被全国政协提案委列为2021年度重点督办提案之一。
关注种业产业科技创新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农业的现代化,关键在于农业科技现代化,其中种业问题尤为重要。”刘昕说,这几年,他的多份提案都围绕种业而提,今年准备的7份提案中,有4份与种业相关,包括《关于推动先进育种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提案》《关于重视畜禽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提案》《关于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案》《关于加大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提案》。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刘昕表示,推进种业产业科技创新,不仅要以产量提升为目标,而且还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产品品质、抗逆性、工厂化生产适应能力等为创新目标。他也表示,要加大力度推动种业原始创新进程,推进分子模块和分子精准设计育种等先进育种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应用,推动我国由种业大国向种业强国实现跨越式发展。
说起多年履职感受,刘昕概括为“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职于行”。在他看来,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既要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和履职能力,也要广集良策广聚共识,找准关键问题,提出务实管用的建议,推动建言资政取得积极成效。(记者丰西西郭思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