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临近年底,各单位开始迎来“期末考”。年终总结作为一年工作的回顾,自然是年底考核的重要参考之一,部分单位的领导便打起了“小算盘”,企图通过“润色”来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
有的干部认为,只要通过了考核就意味着“万事大吉”了。于是乎,有成绩的部分就“大书特书”,有短板的地方就“一笔带过”。更有甚者,把“未做”改为“正在做”,把“正在做”替换成“做完”,把“做完”当成“做好”,“初见成效”的工作则大呼“成效显著”……
给年终总结“润色”现象的出现,其实就是部分领导干部的“过关心态”在作祟,说到底还是作风不实,文采不正,如此风气,当休!
事实上,检查考核的目的,是督促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要从根源上杜绝年终总结的“润色”现象,还需在机制和作风两方面形成合力。
一方面,要在转变工作作风上久久为功。要继续深入开展各类党员干部教育活动,让干部摆正位置、摆正心态、找准方向。要引导党员干部对照年初既定方案、计划、要点推进工作,并注意收集梳理相关材料、制作台账及时规范归档。在对待重点难点工作时,要在发扬“钉钉子”精神的基础上,不时杀一个“回马枪”,不断巩固工作成效。另一方面,则要在健全考核机制上狠下功夫。要继续探索更加科学精细的考核管理体系,要根据不同单位的不同工作推进方式,采取精细化考核,把平时考核和年底考核结合起来,适当提高平时考核的占比,把年底“一考定功过”向“月月考、时时考”转变、把“大锅乱炖”式考核向“私人订制”的方向转变。同时,进一步强化平时督促,定期跟踪问效,用好通报提醒和问责“利器”,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唯有工作干好了,在考核的时候才能够“手里有粮、心中不慌”,避免“病急乱投医”产生“润色”心理。
赵磊(漾濞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李敏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