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干群关系直接关系人心向背,我们党之所以能无往不胜,靠的就是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当下,有的干群之间由“鱼水关系”演化为“蛙水关系”,值得引起重视。
所谓“蛙水关系”,就是指有的党员干部把自己当成青蛙,当需要群众之“水”时就跳到水中,满足自己的需求后又跳上岸。比如,有的党员干部下基层调研搞形式主义,定好地点选好路线,听听汇报,拍拍照片就不了了之;有的党员干部到社区开展“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只是为了在群众面前露个脸、打个卡,心思不在服务社区群众上,而是在扫码签到签退,完成服务时限上;有的党员干部为了新闻报道的场面热闹,组织了不少群众来参加“书记院坝(楼宇)协商会”,然而会上承诺群众的许多事情,会后却都打了水漂。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由“鱼水”变“蛙水”的不良现象,根本原因是少数党员干部的思想淬炼、党性修养上出了问题,价值观、政绩观严重扭曲,要纠正这种不良作风,必须综合施策、标本兼治。
首先,要勤讲“忧患之课”。要时常教育告诫每一名党员干部,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大危险”无处不在,任何时候都要牢牢记住“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个千古不变的道理,时刻警示自己,作为党员干部只可为“鱼”不可变“蛙”。
其次,要勤做“政治体检”。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展览馆的序言中写着这样一句话:这里有一种形象,就是只见公仆不见官的干部形象。“只见公仆不见官”正是延安时期干群关系的真实写照,也是“鱼水关系”的生动体现。在新的赶考之路上,面对各种考验和挑战,每名党员干部都应该定期对照自己做“政治体检”,把影响“鱼水关系”的毒瘤除去,把人民永远装在心里。
最后,要勤扫“作风之垢”。通过持续深入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让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做到经常打扫自己的“思想房间”,及时清除那些可能会侵蚀思想,影响“鱼水关系”的污垢杂物,对形式主义等漠视群众利益,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不良现象露头就打、绝不姑息,彻底清除“蛙水关系”滋生的土壤,让“鱼水关系”永葆一池春水,永远生机盎然。
戴宜君 邵丞(祥云县普淜镇党委)
责任编辑:李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