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乡村公岗的设置,对助力群众稳步增收、改善生活状况、提升人居环境有重要作用,然而,部分乡村公岗出现“上不上班有钱领,干多干少都领钱”的“吃空饷”现象,要想堵住乡村公岗“吃空饷”漏洞,需按需设岗、精准识别、优化考核措施管理乡村公岗。
按需设岗,加大岗位调配力度。充分发挥乡(镇)级乡村岗位管理主体作用,根据村(社区)的实际情况,针对提升人居环境、道路维护、生态护林等工作设置保洁员、护路员、护林员等岗位,合理确定乡村岗位数量,按人员特点进行精准安置,真正实现人员与岗位精准匹配。同时,对不能胜任工作或因外出、死亡、身体等原因无法继续承担岗位的实行动态管理,停发补贴,及时调整,坚决杜绝乡村公岗“吃空饷”现象发生。
精准识别,规范岗位聘用程序。选人用人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把准公益性岗位的本质要义和内在脉搏,为乡村公岗选对人、选能者,不搞一刀切、看人下菜,县级人社部门严格按照公告、申报、审核、公示、聘用等程序开发选聘乡村公岗,并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采取数据共享、比对等方式,加强乡村公岗审核把关,坚决杜绝不符合选聘条件的人员从事乡村公岗工作,激发乡村公岗自我担当的动力,助推绿美乡村建设。
优化考核,强化岗位监督责任。提升人居环境、绿美乡村建设都离不开环境卫生整治,县级人社部门应完善乡村公岗管理考核办法,建立奖惩劣罚机制,乡(镇)、村(社区)要按管理考核办法对乡村公岗考勤、工作成效等进行量化考核,进一步激活乡村公岗内生动力,坚决杜绝“等、靠、要、懒、散”等思想形成,谨防“干多干少都领钱”现象的发生。同时,县级人社部门要定期对乡(镇)管理乡村公岗人员情况进行督查,对“人岗不符、用工不实、虚设岗位”等现象进行清理整顿,对骗取、套取乡村公岗补贴的严肃处理,谨防形成“上不上班都有钱”的思想。
王怀琼(广南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李敏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