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岭先锋红旗党支部】系列报道之六十七——
威信水田社区党委:党建引领推动“沉浸式”红色旅游
走进扎西会议纪念馆,重温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探访红色遗址,寻找历史留下的印记……近年来,昭通市威信县水田镇水田社区充分发挥独特的红色资源优势,为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提供红色文化载体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关资料图)
威信县水田镇水田社区远眺
挖掘利用红色资源
威信县水田镇水田社区是红军长征进入云南的第一村,因处于云贵川三省交界处,素有“鸡鸣三省”之称。
1935年2月5日,中央红军从四川叙永石厢子进驻威信县水田寨的花房子、高坎、芭蕉湾、楼上等地,在花房子召开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与大河滩庄子上会议、扎西镇江西会馆会议统称“扎西会议”。
红军长征过云南纪念馆
随着扎西干部学院的组建,水田社区一些革命遗址遗迹也被列为现场教学点。为此,水田社区党委对辖区红色资源进行科学开发和利用。
“我们对水田寨中央红军总部驻地旧址等进行修缮,对红军走过的路进行了修缮并铺上了石板。同时,还整合各种项目资源建成红军长征过云南纪念馆、‘红色记忆’主题餐厅等。”威信县水田镇水田社区党委书记郑绍均表示。
红色记忆•主题餐厅
慢品人间烟火色,闲观万事岁月长。走进位于楼上村民小组的水田社区“红色记忆·主题餐厅”,四方桌、长板凳、格子窗,与墙上的体现红色革命的浮雕、壁画相得益彰。
“餐厅取名‘红色记忆·主题餐厅’,目的就是想让游客在瞻仰‘花房子’等红色革命遗址的同时,能够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餐厅还依托红色旅游主题,有红军餐、打糍粑等项目。”红色记忆·主题餐厅负责人余应雄介绍说。
此外,水田社区还以“扎西会议”花房子会议会址为核心,紧扣发展需要,有效利用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将红色景点、自然风光、文化传统、经济作物种植等资源串联融合,打造具有红色文化传承、观赏价值和经济效益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推动红色生态旅游融合发展
“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咧,小心路上就有石头……”刚刚走进水田社区湾子苗寨,就听到广场上美妙的歌声。
红色教育宣传墙
湾子苗寨是典型的苗族聚居村落,寨内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较多,有生长千年以上的紫薇古树,有历经400余年风霜依然坚固挺立的“人字”形古墙、建于城堡式石墙平台之上的“苗族老祖屋”、充满神奇色彩的“仙人塘”、独特迷人的“湾子飞瀑”等。
在湾子苗寨,还生长着一棵树龄为1000余年的紫薇古树,树高40多米,胸径超过1.6米,树底有一小洞,洞内有水,常年不干涸也不会外溢。据说,当年中央红军军委总部及军委纵队路经湾子苗寨时,就是在这棵被苗家奉为“神树”的紫薇树前宣传红军政策、革命思想,苗族同胞们听懂了红军的宣传后,热情地邀请红军喝苗寨“神水”,祝福红军早日打胜仗。
湾子苗寨是水田社区发展红色旅游核心村子之一,为了配合扎西干部学院现场教学以及解决游客吃住问题,2012年社区党委就鼓励几户有条件的村民开农家乐。“一是为学员和游客提供吃饭的地方;二是也能拓宽村民增收致富的渠道。”郑绍均说。
游客参观学习
于是,在社区党委的支持和鼓励下,村民陶权成为全村第一批“吃螃蟹”的人。2012年,陶权一家在村里开起第一家农家乐。“我们主要是为扎西干部学院学员、游客以及来开展红色教育的各单位等提供餐饮,年平均收入30余万元。”陶权高兴地说,每到节假日、周末前来就餐的游客更多。
此外,湾子苗寨还推出一些“打糍粑”、跳芦笙、篝火晚会等游客参与或体验的项目,以达到重现军民“鱼水情深”的效果。
“红色文化是推动乡村振兴最好的营养剂、催化剂、黏合剂,水田镇正充分发挥红色文化优势,持续改善人居环境,让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有机融合,不断增添美丽乡村的文化厚度和生态灵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郑绍均深有感触地说。
云岭先锋全媒体记者 杨旭东 邹鹏 通讯员 钱旺
责任编辑:李敏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