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红河州弥勒市竹园镇绿水村的香椿到了收购的季节,各村党支部党员活动室门口,一片繁忙景象,来自全国各地的收购商正在竞相要价收购新鲜香椿,120元/公斤、140元/公斤……短短几分钟,收购价就到了200元/公斤。这个曾今的贫困村依靠香椿产业成功脱贫,绿水村和村民们都迎来了增收致富的春天。
村民采摘香椿
“我们村的香椿品质特别好,全国各地的收购商都抢着来收购,从来不担心销售的问题,都是供不应求的,我家今早采摘了41公斤的香椿,刚到就被收购了,一个早上的收入就到了8200元,快赶上我家之前一年的收入了。”竹园镇绿水村的徐兵说。
(资料图片)
香椿收购现场
据了解,绿水村曾经长期以种植烤烟、玉米等农作物为主,收益较低,村民贫困现象普遍。如何让村民过上更好的日子,成为村党总支不断探索的课题。为此,绿水村党总支先后到四川、文山等地进行考察学习,发现外地种植的四季小红椿在与绿水村海拔、气候类似的地方长势良好。通过引种、试种,并采取了“总支委员先行发展、党员传帮带农户共同发展”的模式,绿水香椿逐步走向规模化、品牌化。目前全村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建成育苗基地4个,全村涌现出20多户种植大户,最多的一户种植面积达200亩,带动了全村90%以上的农户参与种植,实现户均每年增收20万元左右。
香椿林
“刚开始大家都不敢尝试种植香椿,村两委班子就带头先种,没想到效益很好。”党员徐华美说:“靠着香椿,我们村不仅实现了整村脱贫摘帽,现在家家都住上了小洋房,开上了小轿车,还让曾今的荒山变成了绿油油的山林。”
绿水村香椿规模不断扩大后,如何破解销路这一难题又摆在村民的面前。村党总支将分散经营、各吹各打的农户聚合起来,成立专业合作社5个,社员占全村农户总数的88%,由专业合作社对接市场,补齐单打独斗、市场对接能力弱的短板。同时,村两委成员主动到北京、山东等地的蔬菜批发市场与批发大户商谈,请他们帮助卖货,商家需要的香椿量由批发商提供订单,合作社接单,按照每件2公斤的标准打包,通过空运销往全国各地。
收购待打包的香椿
“绿水村每年兑付给昆明长水机场货运公司的空运费都要超过300万元,村民也成为机场货运公司的座上宾。”绿水村村委会副主任徐永凯说:“每年我们都要迎来上百批媒体和参观学习的团队,去年还上了中央电视台哩。”
面对日益发展的市场需求,绿水村又开始筹划香椿的深加工,准备做香椿酱、香椿油等产品,努力让“法门香椿”“绿水香椿”成为享誉全国的知名品牌。
李林励(弥勒市竹园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李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