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省扎实推进“三农”各项工作——
田间地头奏响“春之歌”
(资料图)
今年以来,我省围绕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千方百计促农增收、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切实强化耕地保护建设、抓好农业市场主体培育等10项重点工作,扎实推进“三农”各项工作。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势头,为我省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春耕开好局 丰收底气足
春风化雨,耕种满田。在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下,全省各地农民铆足干劲,加快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
保山市青华海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基地内,机器声隆隆,农机手驾驶着各类农机在田间劳作。“我们采用旱直播和机插秧方式进行水稻种植,做好稻田除草、病虫害防治等中耕管理工作,确保今年水稻稳产增产。”保山市远乡谷农业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农旅组组长范积旺说,同时,通过“一座保山”品牌销售渠道,将青华海优质大米推向全国。
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江那镇,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项目落地情况,指导种植企业、合作社做好水稻育秧工作,以及项目地块耕整、育秧设备、育秧盘等物资和插秧机的分配调度。今年,文山州实施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将超过5万亩,达到历史新高。
从省农业农村厅近期调研和日常调度的情况看,一季度,我省粮油生产开局良好。春耕夏收逐渐展开,播种夏粮1488万亩,同比增长1.2%,已收获18.2%;播种冬油菜411万亩,同比增长12.9%,已收获6.6%;已播种秋粮803.9万亩,占计划面积的16.7%。全省农资市场供应充足,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供应能够满足春耕生产需求,其中化肥已到位224.7万吨,同比增加15.9万吨。
今年以来,全省各地抓住冬春农田水利建设黄金期,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22年结转的230.15万亩建设任务已完成129.65万亩,占56.33%。年度新增任务加快推进,2023年第一批下达的150.4万亩建设任务基本完成项目初步设计和立项批复,开工面积42.37万亩,完成改造提升4.6万亩;第二批建设任务将于近期下达。全省已完成2019年至2021年上图入库面积1165.85万亩,昆明、曲靖、玉溪、红河、文山、保山、临沧7个州(市)超额完成。
产业增效快 农民增收稳
近几天,临沧市各大茶山一派繁忙景象,茶农茶企抢抓时机,忙着采茶、制茶供应市场。临翔区针对各茶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进行管护,通过提升古茶树保护意识、提升茶叶品牌知名度、提升茶旅融合发展水平等,推动茶产业快速发展,促进茶农增收致富。
“年初,我们预判今年各地客商会大幅增加,早早就通知村民做好接待准备工作。”临翔区邦东乡乡长王建龙说。客商的大量涌入让邦东乡茶农看到了丰收的希望。
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今年,云南春茶产量预计同比增长12.5%,价格预计上涨5%至10%左右,对农民经营性净收入的支撑将进一步增强。
除茶产业外,云南花卉、蔬菜、畜牧业等产业继续高效发展。我省积极向农业农村部争取支持,天然橡胶产业集群、鹤庆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和6个农业产业强镇进入国家2023年创建名单。一季度,全省蔬菜产量预计同比增长3.3%,价格上涨2.9%;鲜切花交易量同比增长3.6%,均价上涨7.8%。
畜牧业生产总体平稳。一季度,全省生猪存栏3498.5万头,同比增长3.9%;出栏1428.8万头,同比增长0.3%。牛存栏800万头,同比增长2.2%;出栏110万头,同比增长4.5%;肉产量13.5万吨,同比增长4.1%。
在强农惠农政策推动下,我省乡村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有效推动乡村振兴、农民增产增收。
农民增收形势总体向好。除产业发展对农民经营净收入支撑进一步增强外,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明显提升。截至3月底,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72.6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发放涉农人口创业担保贷款6.1亿元,占创业担保贷款总量的65.8%,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基础较好。主体联农带农动能明显增强,一季度,全省净增农业企业7596户,其中产业化龙头企业175户,带动农户516万人发展产业。预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5%左右。
据了解,下一步,全省农业系统将全力以赴抓好春耕夏收,力争夏收首战告捷、秋粮满栽满种。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年度376万亩建设任务。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加强生猪产能调控,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聚焦重点产业,完善推动机制,推进产业提质增效。尽快出台支持经营主体联农带农奖补办法和推动设施化发展政策措施,大力培育农业市场主体、发展设施农业,促进农民增收。
本报记者 王淑娟
责任编辑:谭江华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