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调研,包括调查与研究两个重要环节,是成事之基、谋事之要。然而在调研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调而不研、研而不透、研而不用”的情况,对现象浮于表面,对问题一知半解,对措施大而化之,不仅耗费了基层抓落实的时间,还增加了基层负担。近日,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系统梳理了12个方面的重点内容,要求直奔问题,精准调研确实解决堵点、难点、困点。
带着问题,俯下身子“潜”基层。当下,我们要用好调研这把“开锁器”,一方面,要树立问题意识,带着问题深入群众、了解实情,不走“经典路线”,以随机式、蹲点式,体察民情、听取民意,了解真正的问题症结所在。另外一方面,要坚持实事求是,要“下马观花”,不要“走马观花”,要俯下身子“潜入”,不要“蜻蜓点水”,以务实的态度获取第一手资料、“原味”资料,为破解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咬着问题,开动脑子“思”本质。现实问题各式各样,有“真问题”、有“假表象”,许多问题并不是直接摆放在那里,一碰即取,而是隐藏在一项项具体的事例中,这就需要用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历史思维,在调研的基础上,把情况摸清、材料搞全、关系理清,全面地、历史地、发展地看待问题,对现象归纳、分析、整理、总结,脱去现象的“外衣”,分辨出哪些是本质、哪些是表象、哪些事关全局、哪些是细枝末节,找到代表性、全局性的问题,准确把握问题的实质。
盯着问题,放开胆子出“实”招。“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如果调研提出的对策建议不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就变成了“研而不用”。因此,我们要聚焦本质问题,在做什么、怎么做上提出具体明确、切实可行的“实”招,确保能够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促进发展。要忌“空”与“浮”,措施不能笼统含糊、大而化之,要符合实际、对症下药,可操作、能见效,一个“招数”解一个问题,努力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确保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实际成效。
刀威新 (德宏州芒市中山乡党委)
责任编辑:王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