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连日来,各地各部门深入农村、社区、企业、科研院所等问题集中的一线,现场把脉问诊、分析问题,列出解决措施、明确责任单位、任务清单,做到心里有数、手上有招,一抓到底,让调研切实成为推动工作、破解难题的有力抓手。
但值得警惕的是,工作中存在少量“伪调研”“浅调研”现象。以笔者的经历为例,笔者曾长期在孟连县宣传部门工作,对孟连“宾弄赛嗨”民族团结互助机制的产生原因、表现形式及变化、推进这一机制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长期跟踪调研,撰写的论文《孟连县“宾弄赛嗨”民族团结互助机制研究》荣获云南省委党校2022届在职研究生优秀毕业论文。笔者认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长期跟踪调研需有“天时、地利、人和”。
确定好选题,跟踪调研必须要得“天时”。笔者2005年7月毅然响应“到艰苦地方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以一名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身份从家乡安徽来到云南孟连县进行志愿服务,并在此落地生根,由于从事新闻工作等原因,曾追踪报道“宾弄赛嗨”机制约10年,我有幸以手中笔参与、记录和见证“宾弄赛嗨”这一机制的提出、引导、助推的历程。这样的时机要积极发现,善于把握好、运用好。
收集好素材,跟踪调研必须要有“地利”。位于云南省普洱市西南部的孟连县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交往交流交融中产生了孟连“宾弄赛嗨”民族团结互助机制。“宾弄赛嗨”系孟连傣语,意为像亲戚一样的其他民族朋友,特指长期以来孟连县的傣族与周边其他民族在日常生活中结交的“没有血缘但像兄弟一样的朋友”关系。这是一种民间传统、民间机制,能有效引导群众开展质朴有效的“我要团结、我能团结”的日常实践。孟连县于2012年结合县情实际对这种藏于民间的机制予以引导助推,取得积极成效,在引领民族团结、脱贫攻坚暨乡村振兴良性互动、推动边疆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引发云南全省乃至全国范围的关注。这期间笔者曾多次陪同中央、省市媒体记者、专家、学者现场采访报道,这一过程必不可少。
完成好报告,跟踪调研必须要聚“人和”。笔者于2019年9月起开始加入云南省委党校社会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的行列,第一学期就决定把“宾弄赛嗨”作为毕业论文研究方向,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注重搜集相关资料,力争运用社会学理论对该机制进行思考。后来经过5轮开题报告,9次修改,终于完成论文撰写任务。笔者工作10多年的场景不断展现,回忆的闸门也逐一被打开,与这个选题有关的写稿、发稿记忆被唤醒,往事历历在目犹如昨日。作为一名汉族工作人员,我长期研究“宾弄赛嗨”机制,这本身就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体现,笔者也在追踪报道、调查研究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感慨、感动、感激。
张新立(思茅区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李敏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