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城市头条网> 产业 >

“痕迹多”≠“实绩好”

2023-08-07 18:12:59   云岭先锋网


(资料图片)

“痕迹管理”是指为了将工作中产生的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料进行保存,以备监督考核的一种管理方式。工作中适度留痕的确能够压实工作责任,反映工作过程,是衡量工作的有力凭证。

但在一些基层,“痕迹管理”逐渐演变为“痕迹主义”,主要表现为千方百计“造痕迹”。有的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有的以照片代替工作落实,甚至费尽心思组织干部群众参与摆拍,“表演式”“走秀式”开展工作;有的以材料代替工作落实,编造材料、材料注水,以“补材料”“造材料”代替工作落实。甚至,一些基层青年干部逐渐成为“造材料”的行家里手,足不出门就可以闭门造车制文件、编台账。总之,“痕迹主义”就是过分强调痕迹资料,工作走形式不看实绩,以“痕迹”代替“实绩”。

长此以往,不仅浪费资源,加重工作负担,挫伤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而且令群众反感,疏远干群关系,也让上级考核评价“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影响精准施策。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一些监督考核部门考核导向出现了“以痕迹论英雄”的导向,工作资料越多,档案材料越多越美观,往往能在考核中得到好分数,导致基层干部应接不暇,只能制造痕迹。另一方面,一些基层干部工作作风漂浮,工作走形不走心,敷衍了事,被动应付,以材料代替工作落实。

笔者认为,“痕迹主义”使基层干部“为群众服务”沦为“为材料服务”,其本质上是一种形式主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警惕痕迹管理异化为“痕迹主义”。首先,基层干部要扭转“政绩观”,要认清“工作留痕”只是工作手段,而非工作本身,不能本末倒置、自欺欺人,关键要看工作效果,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养成务实的工作作风,工作要注重抓在经常、重在落实,规范过程管理,用实绩实效体现工作成果。其次,考核评价部门要做好“减法”。要制定精准科学的考核评价措施,不能简单在“材料堆”里打考核分,将基层干部从过多过滥的材料考核中解放出来。最后,监督部门要做好“加法”。要持续加大纠治“四风”力度,对“痕迹主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纠正制止,切实革除顽瘴痼疾,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

施建雄(漾濞县太平党委)

责任编辑:李敏

标签:

新闻速递

精彩推送

联系我们:55 16 53 8@qq.com

网站地图  合作伙伴  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京ICP备2021034106号-9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城市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