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富宁县那能乡那吉村是全乡最远的一个村委会,地处边远山区,位于云桂交界边上,交通闭塞、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制约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那能乡中心学校退休教师黄志山,本可以选择留在县城过着安逸的晚年生活,但他最终还是选择回到农村老家那吉村。
黄志山为村里清理垃圾
当他从三尺讲台退下来后,他一直没有闲下来,始终心系群众,心系全村的未来发展,作为老党员、退休教师,他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群众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绿美乡村建设、乡村公路建设等工作中建言献策、献智出力,工作成效显著,得到了上级组织和群众的充分肯定和赞扬。
东奔西跑,做乡村建设的“中间人”。“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靠天喝水”是那吉村道路建设和饮水困难的真实写照,也极大地影响了村民们的日常生活。为了解决那吉村小组基础设施建设和饮水问题,黄志山一边到村里调查现状和研究解决方案,一边向上级反映村里特殊情况,主动联系有关企业给予资金上的帮助,解决了村里自来水饮用问题。他还向文山州移民局请示汇报,协调资金赞助,用于那吉村小组村内道路硬化,大大改善了村内基础设施状况。
集思广益,做人居环境提升的“领头人”。“脏、乱、差”的村庄卫生,不仅影响村容村貌,还严重影响着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为了破解村里垃圾治理难题,提升人居环境质量,黄志山在不耽搁村民务农的前提下,利用农闲时间,进村入户做村民思想工作,积极开展卫生健康宣传教育,组织村民开展生活环境卫生治理,清除村里乱堆、乱放及乱搭建问题,召集村民集资建设村内垃圾处理站,科学做到分类处理,让村庄美起来、亮起来、净起来,促进了村里人居环境的提升。
鞠躬尽瘁,做绿美乡村的“守护人”。绿美乡村建设好了,才能进一步实现乡村振兴。为了积极打造“花园式”“园林式”村寨,由于村里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他组织村民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利用群众丢弃的磨槽、酒缸以及竹筒等旧物,创新改造成别具特色的花盆,将沿路边角地、空闲地合理布局做成花台,种植花草。他还利用空闲之余,上山寻找树苗,有时自己出资,培育出适合当地气候的花苗和树苗,免费提供给村里栽种,美化环境。目前,他一共为村民免费提供各种苗木一万余株,为建设绿美乡村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黄志山同志虽然退休了,他却始终关注家乡的动态和发展,积极参与党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和任务,带领群众建设家园,传承“红烛”精神,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黄卫(富宁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谭江华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