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司恩平
1982年8月我从云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云南省农委工作,这和我一直想写剧本的愿望大相径庭。一年后,因机构改革,我被调到省委政策研究室工作,成为《调研内参》的编辑。1995年4月,我从省委宣传部文艺处来到《云岭先锋》杂志社工作。42岁的我成为一名媒体人——省委党刊的编辑和记者。
从业余写手到职业采编人员,我抱着对新闻采访、电视文学写作的热爱,终于可以心无旁骛地放开手投入采编工作中。十几年间,我行走于云岭大地做调研,与山野、密林、江河、村寨、质朴民众的亲密接触,让我的心灵与情感时常与之共鸣。我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行所结识朋友的故事,从笔下抑制不住地流淌,变成一篇篇文字陆续出现在国内多家媒体上。
回忆往昔,在党刊工作的很多故事浸透着酸甜苦辣,有的难以忘怀。
1996年1月,我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采访途中恰遇毒品侦破案,并很快撰写了3800字的通讯稿。由于对毒品犯罪案件的报道有严格审稿规定,一连4个工作日,我都在云南省公安厅禁毒处对接审稿事宜,最终该稿件通过审核并得以发表。正是这篇稿件,让我加入禁毒宣传队伍中,撰写了诸多禁毒防艾报道,我也因此成为全国禁毒防艾宣传先进个人。后来,我还为被联合国禁毒署收藏的三集电视片《云南禁毒纵横录》撰稿,认识了这条隐蔽战线上的诸多英雄。
2000年4月,我和摄影记者陈寿康深入到一线调查采访昆明近郊愈演愈烈的乱葬墓地和活人坟情况。随后我采写的题为《天国之路——关于殡葬改革的调查》的新闻特写发表后,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据此进行了跟踪采访。此后,省内多家媒体又予以关注报道,有效制止了非法占地建坟的违法行为。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我感恩遇上好时代,让自己有很多收获,这也是我们党刊工作者与众不同的幸运。
责任编辑: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