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城市头条网> 产业 >

头条:【探源云南】左靴穿脚上,右靴顶头上,这个铜像有点怪!

2023-03-22 10:57:35   云岭先锋网

“探源云南”主题策划系列报道之十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云南省博物馆收藏着一件“稀罕物”——顶靴老爷铜像,该铜像高23.2厘米,由一个男子单脚站立在莲花座上的造型组成。有趣的是,顶靴老爷只有踏地的左脚穿了长靴,而那只本该穿在右脚的靴子却不偏不倚顶在他的头上,整个铜像人物造型诙谐风趣、独特奇异。

顶靴老爷铜像

精美铜像栩栩如生

“顶靴老爷铜像于1956年入藏云南省博物馆,从登记清单等相关材料来看,征集地为丽江县(今丽江市古城区)。”云南省博物馆馆员和晓曦介绍说,“在纳西语法中,‘靴顶’其实就是‘顶靴’之意,纳西语中有很多这样谓语后置的用法。”

在展览柜里诸多青铜文物中,顶靴老爷铜像异常显眼。顶靴老爷浓眉大眼、鼻梁高挺、耳垂肥厚、嘴巴微张,后背一个大葫芦,带子系于胸前,身着及膝衬衣,下摆雕刻花纹,后腰围着装饰有莲花纹饰的围巾,腰带上面镶嵌有圆形的装饰物,外套一件无袖圆领对襟马褂。人物右腿和左手高抬,做舞蹈状,袖子、下摆和腰带随着舞动的身姿自然飘扬、动感十足。

“相较于那些讲究高大威严的宗教雕像群,这尊铜像显得尤为与众不同,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少见与其类似的造像。”和晓曦告诉记者。

对于顶靴老爷铜像的最初来源,有专家认为是由丽江地区特殊提炼的“乌金”铸造而成的。然而,从小在丽江长大的和晓曦却持不同意见,她认为,不论从造型特点,还是从制作工艺等来看,该铜像应该是从其他地方流入丽江的。“如果是丽江本地产物,就应该还有其他类似铜像,而不应该是‘孤品’。”和晓曦说。

和晓曦介绍顶靴老爷铜像

丽江民间“雨神”化身

在丽江市黑龙潭和白龙潭两股泉水交汇处有一座寺庙,正是靴顶寺所在地。靴顶寺面积不大,大概只有500平方米左右,坐南朝北,呈四合院式样。

据介绍,靴顶寺始建于清朝同治十二年,即1873年,迄今有将近150年历史。目前,已被丽江市古城区列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顶靴老爷铜像原供奉于靴顶寺内,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藏入云南省博物馆。”和晓曦告诉记者,清末民初,顶靴老爷是丽江地区百姓祈雨求福的重要神祇,逢年过节都要将铜像从靴顶寺请出游街,举行盛大的祈雨仪式,并演变成为当时丽江地区的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相传十分灵验,因此顶靴老爷深得当地百姓崇信。

“在丽江民间传闻中,求雨时就把铜像放到水里,雨够了就把铜像拿出来,这样就确保当地年年风调雨顺。”和晓曦说,历史上,丽江祭祀纳西族保护神的庙宇,有“北有三多阁,南有靴顶寺”之说,由此可见曾经的靴顶寺在丽江地位之高。

“一般来讲,文物就其基本属性而言,大多具有使用功能。”云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吴华说,从被发现、后入住庙堂(靴顶寺),顶靴老爷的功能主要为“祈雨”供奉,是“雨神”的象征。凡丽江地区发生大小旱情时,周边百姓就会举行祭祀仪式,求其降下大雨或小雨,救民于大灾大难中,还民间百姓富足安宁。

铜像具有较高价值

“文物都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顶靴老爷铜像也不例外。”吴华表示,从制作工艺看,采用了圆雕、雕刻、模铸等工艺,完成了成型、打磨修饰等工序流程,使得其具有了栩栩如生的形象,细微之处的处理如手臂、腿部突出健壮的肌理,使得图案更加精美,整个铜像远看显得大气,近看也不失精致玲珑。

“从顶靴老爷铜像的着装看,衣、裤、靴多具有藏式服饰的特征,后腰臀部围系的应该是护腰带,上面有绣纹装饰。此纹样在铜像上是刻的,在实际生活物件上应该是绣的,即应是绣纹。从靴筒的厚度观察,似乎内置毛毡类脚套或袜子。”吴华说。

游客在云南省博物馆参观

从文化交融互鉴的角度考察,吴华认为,丽江地处“南方丝绸之路”“滇藏茶马古道”“滇川茶马古道”的交汇区。这里在历史上早就形成了纳西族、藏族、傈僳族、白族等多民族交错分布的格局,在生产、生活、婚姻、商贸、节庆等活动交往中,已形成了民族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基本态势,民族间这种文化交融互鉴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过。顶靴老爷铜像正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纳西族、藏族两个民族文化互鉴的历史物证。

云岭先锋全媒体记者:杨旭东

(图片均为记者郝亚鑫摄)

责任编辑:马萧

标签:

新闻速递

精彩推送

联系我们:55 16 53 8@qq.com

网站地图  合作伙伴  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京ICP备2021034106号-9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城市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